2022年6月10日 星期五

ETtoday新聞雲 > 生活

 2022年06月09日 06:00

每5人就有1人中!長新冠8大QA一次看 症狀「這2種最常見」

記者李佳蓉/整理報導
此波本土疫情迄今已逾250萬人確診,不少康復者反應有喘不過氣、容易疲勞,開始關注「長新冠」導致的各種後遺症,恐造成人體不小損害。究竟何謂長新冠?容易出現哪些症狀?有何求助管道?《東森新媒體ETtoday》統整長新冠8大QA,讓你與病毒共存不害怕。
Q1:什麼是「長新冠」?和「新冠後遺症」有何不同?
A1: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顯示,新冠後遺症是指,人們確診新冠肺炎後出現的「一系列新發、復發或持續性」的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長新冠定義為「持續至少2個月至數年」、「無法通過其他診斷加以解釋」的症狀。根據數據顯示,全球染疫的5億人口中,有高達20%的人可能面臨長期新冠的影響
包含新冠長期症狀、長新冠(long COVID)、急性COVID-19後症狀、SARS CoV-2急性感染後遺症(PASC)、新冠長期影響和慢性新冠等名稱在內,都是指新冠後遺症(post COVID-19 condition)。
至於台灣,目前針對長新冠還沒有明確定義。
Q2:長新冠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A1:根據衛福部公布資料,後遺症常見症狀如下:
掉髮紅疹潰瘍
-呼吸困難、肺纖維化、肺部X光呈現毛玻璃狀
-新產生或惡化的糖尿病、亞急性甲狀腺炎、骨質代謝異常、情緒變化、月經週期改變
靜脈血栓
-焦慮、憂鬱失眠腦霧(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功能障礙)
心悸胸痛心肌炎
急性腎損傷
疲勞、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肌肉關節疼痛
美國CDC研究發現,多達1/5成人染疫後會出現長新冠,代表每5人中就有1人出現至少1種後遺症。在分析逾35萬名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間確診的患者病歷,列舉26種後遺症,其中最常見的症狀不分年齡,皆為呼吸道問題及肌肉骨骼疼痛,且以肺栓塞及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最高,達到未感染者的2倍。
此外,研究也發現18至64歲康復者出現心律不整肌肉骨骼疼痛的風險高於長者;65歲以上康復者出現腎功能衰竭血栓栓塞、腦血管疾病、第2型糖尿病、肌肉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與情緒障礙、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則高於年輕族群。















Q3:哪些人染疫後容易出現長新冠
A3:胸腔科重症醫師黃軒根據英國研究發表在國際期刊《Nature》的文章提到,以美國、英國及瑞典的患者進行分析,染疫第一週內,有超過5個症狀(頭痛、疲憊、聲音沙啞、肌肉痠痛和呼吸困難)以上的病人,日後發生長新冠風險高出3.53倍;年紀太大、女性也易得長新冠,比男生高近1.6倍的風險。
另外,黃軒也提到澳洲研究,抽菸者容易惡化長新冠症狀,因為抽菸含有的大量化學物質,加強了全身發炎反應,這也包括了在確診後、恢復後,而持續抽菸會使原本腦血管疾病因新冠病毒感染後,引發反覆發炎,進而加深長新冠惡化。
根據《潮健康》報導指出,英國國民保健署傳染病專家David Strain接受專訪時指出,根據現有資料顯示,有4類民眾染疫後容易出現長新冠症狀:血栓與微血管有損傷者(如心血管疾病)、先天免疫缺陷者(如免疫缺陷症)、神經系統異常者以及新陳代謝系統受損者(如糖尿病、胰島素阻抗)。
美國CDC研究發現,確診後曾住院或重症患者、確診前患有其他疾病、未接種新冠疫苗者、確診時曾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患者,以及受到醫療資源不均影響的弱勢族群,都較容易出現後遺症。
Q4:出現長新冠的機率
A4: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依據既有的臨床、病理學文獻,合理推論Omicron的長新冠應該會遠比其他變異種低。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室長期追蹤調查,最新的6月1日與5月6日的兩份報告,顯示Omicron感染者罹患長新冠的比例是7.1%施打3劑疫苗後,感染Omicron變異株分型BA.1及BA.2各有約8%及9%的長新冠患者。
另外,根據一篇未經同儕評審的日本研究也顯示,Omicron的長新冠比例是5.6%,遠遠低於delta的55.6%
Q5:兒童出現長新冠的機率高嗎?會出現嗅味覺失調?
A5: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兒童長新冠不常見,也很少聽到家長說孩子有嗅味覺失調等問題,兒科群組曾討論過確診孩子康復後有耳鳴等症狀。他也強調「發生比例不高,但發生了就面對它。」
黃瑽寧說,孩童嗅味覺失調發生比例沒有像大人這麼高,根據之前看到的數字大概是0.8%,門診也很少聽到家長說孩子有類似情況,而在長新冠方面,兒童比例也非常低,就算要比較染疫前後身體狀況,也一定要有對照組。
Q6:染疫康復後出現長新冠該怎麼辦?
A6:新冠肺炎感染後遺症樣態多元,近來國內外研究及病例陸續發現,無論輕重症,甚至無症狀患者,都可能出現乏力、呼吸困難、胸痛或胸悶、咳嗽、嗅覺或味覺障礙、記憶力減退等持續性症狀。衛福部也於去年底開設「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以胸腔科主責,協助患者度過漫長復健路。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另提到,若民眾感染新冠肺炎後出呼吸喘等後遺症,醫師會做相關X光檢查,判斷是否出現肺纖維化情形,也會開立支氣管擴張或減輕肺纖維化的藥物,呼籲有相關症狀的民眾,可到康復者門診請專業醫師評估追蹤。
Q7:疫苗是否能預防長新冠?
A7:美國CDC指出,與接種疫苗並出現突破性感染的人相比,未接種新冠疫苗又確診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現後遺症。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一項由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發表於《自然醫學》的最新研究顯示,接種新冠疫苗雖然能降低重病與死亡的風險,但是對於後遺症僅有輕微防護作用
研究指出,在首次確診新冠病毒的6個月後,疫苗僅能使患者降低15%出現長期新冠的風險。接種疫苗對於那些突破性感染的病患而言,最大的好處是能減少血栓與肺部併發症,但是在神經系統問題、腸胃問題、腎衰竭以及其他新冠後遺症方面,接種疫苗與未接種疫苗的人沒有區別。
Q8:染疫康復者該如何回歸日常?
A8:為了回歸染疫前的日常生活,壓力管理及情緒調適在康復過程中是很重要的部分,可以嘗試做以下事情協助自己:
*基本需求
-充足睡眠
-健康飲食
-身體活動
*自我照顧
-社交聯繫
-紓壓活動
-恢復活動嗜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