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慢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已經是世界流行病之一,台灣每100人中就有近12個人得病,但是因為慢性腎臟病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等到腎功能剩下百分之十,患者才會有食欲不振、嘔吐、皮膚癢等尿毒症狀


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糖尿病高血壓具腎臟病家族史、老年人 (> 55 歲)、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紅斑性狼瘡)、長期濫用止痛消炎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服用標示不清的草藥或偏方惡性腫瘤抽菸代謝症候群等;高危險民眾應定期接受篩檢,早期發現早期預防,以減少進入末期腎臟病須長期洗腎的風險。

大腸直腸癌8危險因子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愈來愈高,目前已是台灣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較常見的危險因子有:
1.年齡:大於50歲後,罹患的機率顯著上升。
2.家族史:若有大腸直腸癌的家族史,較容易罹患。
3.體重過重的患者罹患的機會較高。
4.油炸食品、加工肉品、紅肉(牛、羊、豬等)、低纖高脂的飲食習慣皆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
5.運動較少的人罹癌機會較高。
6.第二型糖尿病
7.抽菸
8.飲酒過量
 
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症狀

大腸直腸癌經常由息肉轉變而來,但隨著時間會慢慢長大並轉變成癌症。大腸直腸癌從黏膜開始往外侵犯,漸漸穿過腸壁。癌細胞會由兩個路徑擴散:

1.經淋巴循環進入淋巴結
2.血流轉移肝臟、肺臟、腦部等地方
腫瘤變大後,患者可能出現血便貧血腹痛虛弱體重減輕等症狀。大腸直腸癌可能腸道阻塞,而導致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祕

一般而言,會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接受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對於有危險因子的民眾,會建議提早接受檢查。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腸內菌與瘦身

每天只吃一餐,卻瘦不下來?
發表在國際知名《細胞》期刊中的一篇研究顯示,腸內菌的種類、數量受人類的生理時鐘影響,也有週期性變化,白天、夜晚各由不同種類的細菌占優勢。一旦作息不正常,腸內菌相也會跟著大亂,消化功能大受影響,脂肪分解也無法正常運作,使人在不知不覺中體重逐漸飆升。
腸道菌相平衡+消化好代謝佳才是「瘦下來」關鍵。作息問題引發的腸胃失調及腸道菌相失衡,會讓人根本瘦不下來。所以想要有易瘦體質,一定要先從腸道健康做起!
改善:
1.多吃益菌飲如優酪乳。
2.攝取大量膳食纖維
3.定期運動
若想靠每天只吃一餐瘦下來,可能會造成腸胃失調,倒不如三餐定時、少量8分飽,持續透過飲食及作息調整讓腸道更健康,才能成功瘦身。

門檻出爐!C肝新藥明年納健保 6類人優先治療


C肝口服新藥明年將納健保,衛福部健保署 今(11)天表示,已委託相關醫學會完成治療對象的優先順序,分批納入各療程,包括傳統干擾素加雷巴威林治療失敗、已無藥可用者,以及嚴重肝纖維化、等待換肝者等6大類病患將優先給付治療。符合條件者一年預估有8千至1萬人,粗估健保一年要花25億元。
健保署長李伯璋說,有部分醫界人士擔心C肝新藥的治療花費可能引發排擠效應,造成健保財務更形吃重,因此,健保會依病人的病況分批納入,而且在健保總額年度預算分配時,會從總額的其他預算來支出,絕對不會稀釋到基層、醫院的點值。
健保署也正向行政院爭取比照愛滋病、肺結核防治以公務預算支付C肝新藥,李伯璋表示,一年預計爭取預算約20到40億,每年可治療8千到1.6萬人。
台灣肝病研究學會理事長簡榮南說,優先治療將有6類人,依序分別為:傳統干擾素治療失敗者肝嚴重纖維化者接受換肝手術者等待換肝者合併風濕和腎臟等疾病不適合接受干擾素治療者以及合併感染HIV病毒者,全都是面臨無藥可用或救命關頭的人。
簡榮南說,開放優先治療後,推估未來3年將有5萬人可接受治療,但對比國內C肝人口多達55萬,仍然太少,盼政府能以國家型計畫的公務預算來全面推動,不要讓病人拖到肝硬化、肝癌才來治療。

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腎功能異常且貧血


國內知名學者溫啟邦教授曾在醫學期刊Lancet發表研究指出,台灣慢性腎臟病患者高達200萬人,大部分病患早期並無症狀,隨著疾病惡化,到了末期,則需血液透析治療,目前全台約七萬多名患者必須洗腎。
腎臟除了具有一般我們熟知的泌尿、排水、排毒素等功能,還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負責分泌紅血球生成素刺激骨頭造血,血球成熟後會變成紅血球。一旦腎功能下降,骨頭製造紅血球的能力變差造成腎性貧血。想改善腎性貧血,注射人工合成基因模式製造紅血球生成素目前施打頻率每月一至二次
腎臟病依據腎絲球過濾率可分五期,許多患者到了第三期,就出現貧血症,第四期則達六成,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患則高達九成罹患貧血症,經醫師診斷評估,即可申請健保給付補血針。
健保給付規定,納入第五期腎臟病、血色素低於9g/dL的嚴重貧血腎臟病友,近一半第五期腎臟病友可符合給付資格。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多運動可改善鼻過敏 忘了擦汗恐造成反效果


入夏以來,氣溫居高不下,冷氣房可說是最 佳避暑地,但對於有鼻過敏的民眾而言,進出冷氣房無疑是挑戰自己敏感的鼻神經。小周一直都有鼻過敏的毛病,他在網路上看到有關運動可以減緩鼻過敏發作的報 導,於是發奮勤做運動。在大悶熱的天氣裡,他不僅晨跑還夜跑,只不過在他努力運動的情況下,鼻過敏的症頭還是存在,甚至還更加嚴重,這樣的結果令他十分不 解。究竟是報導有誤?還是哪裡出了問題?
資深耳鼻喉科開業醫師李宏信說明,運動的確對於鼻過敏症狀的緩解有所幫,主要是因為人體運動時會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促使血管收縮鼻粘膜消腫而 不再鼻塞,因而能抑制鼻過敏症狀,早年醫療不發達,而當鼻塞、鼻炎嚴重時,病人就會用抽菸、因菸中含尼古丁,有血管收縮作用,故當粘膜血管收縮,而鼻塞、 鼻過敏的症狀消失,但目前有有效藥物,而不必靠抽菸消鼻炎,且抽菸有害身體,因而不可做為抽菸之藉口。不過,運動量需要達到流汗的程度,才能有效減緩鼻過 敏發生。
至於民眾提到運動後為何無法緩解鼻過敏症狀的問題,則可能與運動過後汗水沒有擦乾有直接關係。運動過後滿身的汗水,如未能及時擦乾,一旦受風吹或進 入冷氣房中,就很容易導致鼻過敏的症狀更加劇烈。因此,運動後適時擦拭汗水,成為鼻過敏是否能有效緩解的重要關鍵,民眾千萬不要疏忽這個小動作!
鼻過敏患者常因鼻黏膜異常腫大,而出現鼻塞、鼻涕流不停、猛打噴嚏等症狀。鼻過敏之所以發作的原因,其實是鼻過敏神經過度發達所致。由於鼻過敏患者 的鼻黏膜內布滿神經,當神經稍受刺激就會出現敏感反應。就好比腋下神經較手臂神經多而密且發達,很容易略受刺激即產生強烈的搔癢感。因此,鼻過敏治本的方 式,即是截除過度發達的鼻過敏神經
李宏信醫師表示,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早在1970年代就已發表而盛行,不 過當時的手術是經由鼻竇及鼻腔進行,因傷口大且操作不易,所以未能普及。如今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後來提出改良的新方法,即為改經鼻孔進入鼻腔最後端之翼 管口,以電波射頻低溫熱透方式進行鼻過敏神經截除及血管凝固,手術過程簡易方便且傷口小,無須住院只要在門診局部麻醉下即可進行。臨床顯示,在接受鼻過敏 神經截術後,鼻腔內腺體細胞減少而流鼻涕的作用不再頻繁,鼻過敏的症狀約可改善八成。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建議,鼻過敏患者平日應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同時盡量不要常進出冷氣房,也要注意別讓汗水成了改善鼻過敏症狀的絆腳石。此外,日常 生活要注重環境的清潔,避免接觸灰塵或塵蟎等過敏原飲食上最好避開竹筍、大白菜、白蘿蔔等寒涼性食物以免食物中所含的大量組織胺成分,導致鼻過敏再度 復發

30分鐘以上中強度運動 燃脂效果最好!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惠姍/台北報導】大家都說,要減重就一定要運動,不但甩肉、氣色變好,皮膚也不會鬆垮無光澤。不過想靠運動減肥,選哪一種運動燃脂的效 果才最好?有人說:「做高強度運動,燃燒脂肪最有效。」但也有人說:「中低強度運動才是燃脂高手」,到底哪一派說法才正確?讓運動教練來解答!
30分鐘以上中強度運動 燃脂效果最好! 
30分鐘以上中強度運動 燃脂效果最好!
高強度運動難持久 拉長中強度運動時間燃脂更有效
周博陽教練表示,雖然運動強度越強,能消耗更多熱量與脂肪,但是大部分人很難在高強度運動下持續運動,想要靠運動減肥的民眾,建議以中強度運動為主,此時運動時間可以拉長,脂肪消耗的比例相對來說也會較高。
以1位年紀30歲,安靜心跳為每分鐘60下的上班族為例,進行連續快走或輕鬆慢跑時,心跳達到每分鐘112~138下的範圍,且高於第一換氣閾值 VT1,代表身體可承受該運動強度的臨界值,此時身體會開始覺得喘,而且無法連續說出20個字的句子,對此人而言,該運動強度就屬於中強度運動。
中強度有氧運動持續30分鐘 身體開始燃燒脂肪
通常只要持續30分鐘以上的中強度有氧運動,身體的能量來源會從原本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比例各半,轉變為使用較多的脂肪,且運動時間越長,使用脂肪的比例也會越高。
周博陽教練指出,運動時想要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建議從事中強度運動,且運動時間至少要持續30分鐘以上,運動時間若低於30分鐘,且有氧運動強度不到中強度,燃燒脂肪效果有限。
【健康小叮嚀】:
想要減重成功,最重要的關鍵是「熱量」攝取,當熱量消耗>飲食吃進去的熱 量,身體能量不夠就會開始消耗脂肪,長期下來就能達到瘦身的效果。但若因為運動量增加,食量也隨之增加,使得熱量攝取>消耗,那麼多餘的熱量還是會轉換為 脂肪儲存在體內,提醒民眾減重不僅要運動,飲食控制也相當重要!

超毒! 「三手菸」含11高度致癌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不少爸 爸因工作壓力大而有吸菸習慣,甚至回到家裡也免不了抽上幾根菸,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日前公布的最新2015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顯示,台灣男性吸 菸率近30%,其中41~45歲年齡層更是吸菸高峰群,平均每2個男性就有1個吸菸,而除了國人熟知的二手菸,其實看不見的「三手菸」也是致癌元兇。
高致癌化合物「三手菸」 易附著家具
根據董氏基金會與淡江大學的「三手菸害認知」調查結果,高達99%的民眾認同二手菸對自己與他人健康有害,但卻有高達近6成(58%)的民眾不曾聽過「三手菸」,更不知會對家中兒童及親人造成傷害。
然而大多數爸爸卻不知道,二手菸會進一步形成具有11種高度致癌化合物的「三手菸」,包括丁烷、甲苯、砷、鉛、一氧化碳,甚至還有高度放射性的致癌 物質釙210等,這些有毒物質容易附著在沙發、牆壁、地毯、衣服和玩具上,當兒童在地上玩或碰觸遭汙染的玩具,就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有毒物質。
皮膚蠟黃、牙齒泛黃、老化快速
抽菸會導致皮膚蠟黃、牙齒泛黃、身體機能老化快速,婦女、兒童及吸菸的家人同時是二手菸最大受害者,戒菸對健康有立即效益,戒菸1天,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開始下降,1年後冠狀動脈疾病危險性降低一半,戒菸也能夠讓體重、臉色恢復正常。
日多抽5根菸 心臟病風險增50%
根據研究指出,吸菸者在30歲、40歲、50歲或60歲戒菸,預估分別可延長10年、9年、6年或3年的平均壽命,台北中山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明才表示,每日多抽5根菸,心臟病風險增加50%,吸菸者也會比不吸菸者少活13~14年。

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茲卡病例添第4例 首位台灣民眾感染


國內出現第4例境外移入茲卡病例!疾管署表示,這名43歲的婦人,今年(2016年)跟丈夫到聖露西亞工作,7月24日返國,2天後出現發燒、嘔吐症狀,就醫確診為茲卡病毒,也是首例本國籍民眾感染個案,患者得實施2週的自主防蚊隔離。
疾管署署長郭旭崧:「我國第4例的境外移入茲卡病例,也是首例國人感染茲卡個案。」
疾管署證實茲卡病毒境外移入,再添1例,也是首位台灣民眾感染個案。
疾管署署長郭旭崧:「病人症狀在後期了,按照我們規定,他必須要到8月6日,才可以解除列管,在這段時間還有感染風險,8月6號之後,他血中就不會有任何病毒。」
第4例感染個案,43歲的女性患者,今年(2016年)2月跟丈夫到聖露西亞工作,7月24日返台,2天就出現噁心、嘔吐、發燒等等症狀,就醫確診為茲卡病毒,幸好自主防蚊隔離後,目前症狀已經減輕。
感染者在發病第1天~11天,血液中存在茲卡病毒,此時如果再被病媒蚊叮咬,經過約15天左右,蚊子就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再叮咬其他人,就有感染的風險,目前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疫情嚴重,疾管署建議聖露西亞應列為第2級警示,孕婦盡量避免前往。
疾管署署長郭旭崧:「因為他病情沒有需要關在醫院裡面,他可以在家裡用防蚊液,或白天真的很擔心就躲在蚊帳裡面,都可以做到防蚊隔離。」
除了茲卡病毒,同時國內松山機場也出現麻疹群聚事件,2名確診案例,7月15日都曾在松山機場國內線候機室活動,目前疾管署已經追蹤接觸的民眾311人,防止疫情再擴散。(民視新聞劉俐均、周晨暉台北報導)

國內爆麻疹群聚感染 疾管署呼籲打疫苗


松山機場爆發麻疹群聚感染,地勤和旅客都中 鏢。衛生單位已掌握相關接觸者共328人,但由於感染的地勤人員平常大都搭大眾運輸工具上下班,較難掌握其它相關接觸者,疾管署除了呼籲相關路線的乘客應 注意身體狀況,也建議1981年之後出生的民眾,可依自身情況考慮自費施打疫苗增強保護力。
疾管署指出:麻疹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通常經由飛沫傳染,自感染至出疹約7-18天,前驅症狀會發高燒、咳嗽、結膜炎、鼻炎,且口腔 的頰側黏膜會發現「柯氏斑點」,其後疹子最先出現在面頰及耳後,隨即散佈到四肢及全身,較嚴重者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而導致耳聾或智力遲鈍,甚至死 亡。
疾管署表示: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而且疫苗保護力可長達 20年以上。台灣在1981年前出生的民眾,可能因自然感染已有抗體,而且抗體濃度比施打疫苗者強。1981年以後出生的民眾,雖有按常規接受疫苗,但麻 疹抗體恐已下降,建議1981年以後出生、計劃懷孕婦女、或是預計前往麻疹疫區、密集接觸外籍旅客的民眾,可考慮自費施打MMR混合疫苗。疾管署防疫醫師 魏欣怡說:「提醒1981年後出生的民眾,抵抗力可能已經消退,尤其是需要服務相關外國旅客的民眾,要再去打疫苗,重新建立免疫。」

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美國佛州本土茲卡病毒感染 增至14例


美國佛州本土茲卡病毒感染案例,已經增加到14人。
佛州州長「史考特」繼上週五宣佈,當地出現4例病媒蚊感染茲卡病毒的案例。昨天又新增10個感染案例,使感染人數增加到14人。
美聯社說,新增10個感染案例,跟過去4個感染案例一樣,都集中在「邁阿密.達德郡」同一個社區。

膽固醇有益無害? 醫:誤信謠言


新版美國飲食指南取消每日膽固醇300毫克上限後,近來出現網路謠言:「膽固醇有益無害,不再分好壞」,引起不少心血管老病號誤解,大開吃戒,導至血中膽固醇飆升。醫師提醒,「血中膽固醇」和「食物中膽固醇」是兩件事,心血管患者仍應節制飲食。
台北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說,曾收治一名50多歲台商,原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90mg/dl,誤信謠言後,3個月來大口吃肉、內臟和魚類,不僅變胖2公斤,LDL更飆到160mg/dl,大幅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風險。
葉宏一指出,天然食物裡的膽固醇無分好壞,但血液中膽固醇卻有好壞之分,被稱為壞膽固醇的LDL,心血管疾病患者數值一旦超標,每上升2毫克,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增加1%;健康成人應控制在130mg/dl以下、心血管疾病患者應低於100mg/dl。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指出,人體70%的膽固醇會自然生成,其餘30%藉由飲食,雖然血中膽固醇濃度可透過身體自我調控達到平衡,但若身體處在失序狀況,血中膽固醇升高,疾病風險也隨之增加。
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果行表示,控制血中膽固醇,要避免飽和脂肪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奶油、冰淇淋、西點、內臟及牛肉,並增加蔬菜、水果、雜糧及豆製品、核果攝取量;食物中膽固醇含量高、但飽和脂肪不高的食物,如蛋、蝦、花枝等,建議適量攝取。
葉宏一說,提高血中膽固醇指數的食物排行榜,奶類中全脂保久乳居冠、豆魚 肉蛋類以豬腦、蛋黃分居一、二名,如果血脂過高,建議牛奶改選低脂或脫脂牛奶,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周可吃2到3顆蛋;高血壓患者建議得舒飲食,選擇全榖根莖 類、天天五蔬加五果、紅肉改白肉、低脂鮮乳和吃堅果、用好油。

「零毛孔」是高顏值 除鼻子黑頭,先讓子宮溫暖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零毛孔」是美眉追逐的高顏值,就最擔心臉上毛孔粗大,甚至有「黑頭」,使彩妝無法在臉上服服貼貼。坊間常使用去除黑頭的方法很多,比如鼻貼、鼻膜等,但是,這些方法只是當時見效,過兩三天黑頭又長出來了。
「零毛孔」是高顏值 除鼻子黑頭,先讓子宮溫暖
 「零毛孔」是高顏值 除鼻子黑頭,先讓子宮溫暖
黑頭就是指硬化油脂阻塞物,平時鼻頭和周圍部分出油很厲害,油脂氧化後就變成黑頭了;但是。中醫的看法卻截然不同。漢代醫學家張仲景有一部著作《金匱要略》,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論斷:「鼻頭色青,腹中痛。」
除鼻子黑頭 要先讓子宮溫暖
中醫師武國忠在其新書《養陽氣》中說,黑頭也是腹部寒瘀引起的,去除黑頭應該從溫暖「下元」開始。中醫認為,鼻子在面部正中,中宮主脾,青色主瘀,黑色主陰寒,如果鼻子顏色發青了,或者長了很多黑頭,說明小腹的寒瘀過重,會引起腹部疼痛。
腹的寒瘀起於「宮寒」,子宮在古代醫學中叫「胞宮」,意思是孕育生命的宮殿,這個宮殿要時時保持溫暖,才能孕育新的生命。胞宮一旦受到寒涼,宮內的 溫度降低,其生理功能就會嚴重降低,導致經期錯後,經血顏色黯黑,有血塊不能正常排出,不能正常排卵,引起痛經,造成不孕不育,這種情況中醫叫「宮寒」。
宮寒會起痛經 中藥湯可活血化瘀
中醫對由寒涼引起的痛經,通常會用回陽的方法來治療,例如:艾附暖宮丸配血府逐瘀湯合用,達到溫暖胞宮、活血化瘀的作用。
情緒不好或感覺寒涼的時候,可喝一些玫瑰花茶、月季花茶,以舒肝解鬱,調經養血。 
 情緒不好或感覺寒涼的時候,可喝一些玫瑰花茶、月季花茶,以舒肝解鬱,調經養血。
尤其在夏天,在有空調的環境裡最好加件外衣,防止寒氣侵入人體。天生怕冷的女性朋友,可以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情緒不好或感覺寒涼的時候,可喝一些玫瑰花茶、月季花茶,以舒肝解鬱,調經養血。
臉上長黑頭 是虛火上升
臉上長黑頭長痘痘,並不是真的上火了,而是陽氣虧損導致虛火上升了。注意 此時如果再食用寒涼,就是雪上加霜。夏天天熱,時下很多女孩子愛喝涼茶,美其名是祛火、祛痘,但是,從醫生的角度則是建議,最好少喝這類寒涼性的飲料。所 以,對於女人來說,暖宮才是最好的美容養顏之法。

姐妹每餐手搖飲 35歲險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蔡爸爸 17年罹患糖尿病,長年血糖過高,導致網膜病變而失明,親眼見證蔡爸爸失明的三姊弟,就算都被確診為糖尿病,依然自恃年輕,沒有規律用藥及控制血糖,每餐 都要搭配手搖飲料,甚至血糖都飆高到200多以上也不以為然,最後陸續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部水腫問題,險導致失明。
眼睛飄黑影 持續3月一片漆黑
兩姊妹中妹妹的眼睛在5年前竟飄出黑影,當時認為只是工作用眼過度,黑影持續2~3個月後,沒想到逐漸擴大到一片漆黑,緊急就醫後,被醫師確診為糖尿病引起的黃斑部水腫,透過新生血管抑制劑治療後,黑影已消失且視力也慢慢恢復。
在妹妹治療期間,國中即確診糖尿病的蔡姊姊眼睛也出現黑影,從國中就有視力模糊問題的她,認為視力模糊並不影響生活而輕忽,直到眼睛一度看不見才正 視問題的嚴重性,兩人差點年紀輕輕就失明,現不敢輕忽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除了控制血糖外,每年更不忘進行1年1次的眼底檢測。

高血壓、高血脂 增視網膜病變機率

林醫師指出,觀察罹病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會產生輕度的視網膜病變問題,當罹病高達15年以上,有8成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問題,尤其 年長的糖尿病患者,若同時合併多種併發症,如: 高血壓、高血脂、腎病變,更增加視網膜病變的機率,且視力影響的病情也會較為嚴重。
罹病2年未治 9成視力惡化至0.1
治療應把握黃金治療期,若罹病2年未治療,9成患者視力會惡化至0.1以下,這時恢復視力的機率渺茫,甚至影響平日生活,治療糖尿病黃斑部水腫,臨 床上方便性較高的療法,主要透過抗新生血管因子藥物,阻止不正常新生血管的形成,進而改善問題,安全性高,健保已給付此項治療,已有不少患者得到幫助。

胃癌早期沒有症狀 8成確診已晚期



連續劇灑狗血的吐血劇情,是一般民眾對胃癌的刻板印象;但事實上,早期胃癌完全沒有症狀,高達7成國人不知道,更不了解幽門螺旋桿菌是最重要的胃癌致癌因子。
 

國內每年約有3000多人罹患胃癌、2000人死於胃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的第7名、死亡率則排名第5,原因就是多數患者沒有警覺性,等到有症狀就醫檢查,近8成確診已是晚期胃癌。
 

醫師提醒,年齡超過40歲有胃潰瘍、胃癌家族病史者,要定期做幽門螺旋桿菌及胃鏡檢查,日常飲食最好清淡,少吃高鹽、燒烤醃燻,以及加工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才是捍「胃」健康的重要關鍵。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孩子越早接觸可能過敏原 過敏機率大幅度下降





【華人健康網圖文/鄭煜彬的皮膚醫學研究室提供】早期都認為應該要讓小孩盡量避開過敏原,以免引起過敏反應。但這個論點從去年就開始受到猛烈的挑戰,甚至 完全推翻了過去十幾年對於過敏原檢測結果的認知與處理態度。目前認為正確的處理態度應該是讓小孩越早開始接觸可能的過敏原越好,接觸量越多越好,以後對這 些過敏原過敏的機率就會大幅度下降。
孩子越早接觸可能過敏原 過敏機率大幅度下降
大約2015年2月,全球第一名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了一篇 嬰兒攝取花生與過敏風險的關係。這個研究找了640名有4-11個月大,有嚴重濕疹與雞蛋過敏的嬰兒,根據對花生過敏與否(skin-prick tes)分為兩組,然後這些人一半吃花生,另一半避吃花生,一直持續到五歲大。
結果在原本皮膚檢查對花生沒過敏的人中,吃花生的有1.9%之後對花生過敏,避吃的則高達13.7%過敏。原本對花生過敏的人中,吃花生的有10.6%之後對花生過敏,避吃的則高達35.3%過敏。兩組都達到顯著的統計差異。
孩子越早接觸可能過敏原 過敏機率大幅度下降 
如果不管一開始有沒有過敏,兩組加在一起統計,吃花生的有3.2%過敏,避吃的有17.2%過敏。顯示不管原本是否對花生過敏,如果能夠在一歲以下攝取花生,都能大幅度降低之後對花生過敏的風險。
孩子越早接觸可能過敏原 過敏機率大幅度下降 
孩子越早接觸可能過敏原 過敏機率大幅度下降 
結果發現兩者的演變成過敏的比例雖然沒有明顯統計差異,但較早開始吃過敏原的人之後過敏的比例較低,而且吃較多量過敏原的人比吃較少量過敏原的人不易過 敏。也間接呼應了給嬰兒吃過敏原有助於減少過敏的結論。讓小孩吃過敏原顯然相當安全,整個試驗中不曾出現過敏相關的嚴重併發症。
孩子越早接觸可能過敏原 過敏機率大幅度下降 
這個結果無疑讓很多曾經讓小孩做過過敏原檢測的家長大吃一驚。因為很多人驗出過敏原後,就開始地挖空心思避免讓小孩吃各種『過敏食品』,但機關算盡居然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倒不如一開始就直接放膽讓小孩什麼都吃,反而之後比較不會過敏。
至於異位性皮膚炎的防治是否適用於這個原則?目前證據顯示塵蟎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重要性遠大於食物,因此筆者想先等進一步的研究出來再來討論這個問題。不過至少根據目前結論,完全不需要讓小孩避吃任何食物,應該什麼都吃,均衡飲食,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參考資料
1.N Engl J Med. 2015 Feb 26;372(9):803-13. doi: 10.1056/NEJMoa1414850. Epub 2015 Feb 23. Randomized trial of peanut consumption in infants at risk for peanut allergy.
2.N Engl J Med. 2016 May 5;374(18):1733-43. doi: 10.1056/NEJMoa1514210. Epub 2016 Mar 4.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oduction of Allergenic Foods in Breast-Fed Infants.
3.Allergol Int. 2012 Jun;61(2):231-43. doi: 10.2332/allergolint.11-RA-0371. Epub 2012 Feb 25.Dissecting the causes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children: less foods, more mites.

天然胰島素!苦瓜這樣吃竟能縮小腫瘤64%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除了吃藥之外,大多數人想到苦味,第一個浮現的就是苦瓜。許多人因為害怕苦味而不敢吃苦瓜,卻因此錯過了能夠減重、降血糖甚 至防癌的好食物!另外,除了簡單美味的鹹蛋苦瓜,國外也風行將苦瓜和其他水果一起打成綜合蔬果汁,用水果天然的甜味中和苦瓜的苦澀味,還能一次吸收多種營 養喔!
老鼠攝取苦瓜汁6周後,腫瘤重量減少64%
一些有趣的科學研究,支持了飲用苦瓜汁所能帶來的健康功效:大量飲用苦瓜汁,能夠減緩乳癌的病程,並幫助預防胰臟癌。分別刊登於2010年和2013年的兩篇研究發現,苦瓜阻止了癌症細胞的生長,使用培養細胞的研究和動物實驗都已經證明這項概念。
《癌 症病因學》期刊中的一篇研究中,美國斯卡格斯藥劑學暨製藥科學學院的Manjinder Kaurc和同事表示,他們的分子研究顯示,苦瓜汁能夠在試管和動物實驗中,啟動腺苷單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並引起強烈的細胞凋亡。科學家使用中國品種的苦瓜,去掉種子和白色內膜,並用標準榨汁機取出汁液。在試管實驗中,苦瓜汁被直接使用於培養的細胞系中。研究者將苦瓜汁以水稀釋至5%濃度後發現,苦瓜汁能夠對抗培養的癌細胞,並減少了胰臟癌細胞系的生存能力。在動物實驗中,老鼠每天食用5毫克的冷凍、乾燥的苦瓜汁粉末並持續六周。結果顯示,相較於控制組,移植到老鼠身上的癌細胞重量減少了64%,且無明顯的負面影響。 
《苦瓜蔬果汁》材料:苦瓜 1個蘋果 2~3個芹菜梗 2根小黃瓜 1根檸檬 1個做法:1 將材料刷洗乾淨。2 苦瓜從長邊剖半,去掉種子和白色果肉部分,並擠出綠色果肉的汁液。3 將其他材料切成小塊,放入果汁機。4 打成果汁即可享用。※想要減少苦味,可以將切片的苦瓜泡水半小時,或快速汆燙2分鐘至半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