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日 星期五

前降鈣素(PCT)是診斷敗血症的利器

楊玉英 主任 / 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

(一)前言
2015年9月13日,全球同步宣導第4個世界敗血症日(world sepsis day)[1]! 為了促進醫界和公眾對敗血症的認識和重視,自2012年起世界敗血症聯盟即以每年9月13日作為“世界敗血症日”,進行公益宣導活動,該組織有志於推廣敗血症防治,結合世界專家及資源,期望減少病患致死率,並改善預後;即使現代醫學發達,包括疫苗、抗生素和重症監護的進步,敗血症仍舊是全球主要的死因之一。
2012戰勝敗血症國際指引[2]中,特別強調生物指標前降鈣素(PCT)診斷治療監控的角色,若在症狀出現第一小時診斷治療得宜,生存率高達80%以上,但是若延遲到第六小時,才診治正確,生存率就只剩下30%!全球20多個臨床指引建議和歐美亞各國的廣泛使用,PCT已成為敗血症診斷的必備也是最佳的工具!
(二)前降鈣素(PCT)是診斷敗血症最完善的生物標誌
前降鈣素(Procalcitonin, PCT)是一個含有116個胺基酸、分子量接近12.7KD的前激素。是目前最佳的細菌性敗血症生物標誌,透過數十年文獻及臨床專業累積,證明PCT在生物標誌表現上具備特異性早期診斷預測嚴重度治療監控、以及推斷預後等特性。
(三)特異性
2008 年美國重症醫學院和美國傳染病學會更新評估PCT 分層診斷感染性敗血症的推薦標準為
(1)全身性炎症反應徵候群0.6~2.0 ng/mL
(2)嚴重敗血症2~10 ng/mL
(3)敗血性休克10 ng/mL
細菌感染時,幾乎身體所有組織和器官都會產生PCT,釋放到血液中,使PCT 含量快速升高。而當病毒感染時,人體產生的干擾素會抑制PCT 的啟動和產生,PCT的含量維持在低水準。歐洲敗血症的專家達成共識,當PCT>2 ng/mL時,細菌性敗血症的可能性遠大於病毒性[4]。C反應蛋白CRP)則僅用於炎症指標,但特定性不夠,難以推測是何種原因引起的炎症
(四)早期診斷
PCT 在人體內有很好的代謝特性,血清濃度可在3~4 hr 顯著上升後,14hr可高至3000倍,半衰期為20~24 hr,不僅可以早期診斷,而且時間上也符合陽性結果呈現。而 CRP 在炎症發生後6hr才開始升高12 hr 才能有較明顯上升[3],升高幅度也遠不及PCT,對早期診斷,幫助有限
(五)預測嚴重度、治療監控
PCT 的數據和疾病嚴重度呈正相關。數值越高,嚴重度越大。CRP 則無此特性,無法由數值判斷重度或輕度。連續檢測PCT ,更可以協助抗生素治療監控和判斷預後[5]。
(六)結論
醫檢師應著重院內臨床單位之教育訓練與宣導,幫助醫護人員對PCT的進一步了解,應用PCT之檢驗數據診斷敗血症與提早治療,並加強抗生素管理,改善病人預後,進而降低抗藥性發生機率,縮短住院時間,提升醫院整體營運效能,創造病人、醫師、醫院三贏的最佳選擇。
參考資料:
1. World sepsis day organization. http://www.world-sepsis-day.org
2. http://www.cdc.gov/sepsis/clinicaltools/index.html
3. Brunkhorst FM et al, Intens. Care Med (1998) 24: 888-892
4. Meisner M, Procalcitonin – Biochemistry and Clinical Diagnosis
5. Meisner M, 2000, ISBN: 3-13-105503-0, Thieme Stuttgart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文章翻譯自Uptodat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一)簡介:
冠狀病毒主要是以人類和動物為主的病原體。 2019年底,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因一群肺炎病例,而發現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它迅速蔓延,在整個中國引起大流行,同時全球爆發了零星病例。 在2020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疾病COVID-19指定為2019年的冠狀病毒病。 以前,此病毒被稱為2019-nCoV。
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理解正在進行中。 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已經發布了臨時指南。 這些和其他相關社會準則的鏈接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
本主題將討論COVID-19的流行病學,臨床特徵,診斷,管理和預防。 社區型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冠狀病毒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冠狀病毒將分別討論。
(二)流行病學
1.地理分佈:自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首次發佈病例數以來,截至2019年底,中國已報告超過45,000例實驗室確認的病例,而且病例數每天都在增加。 大多數病例來自湖北及周邊省份,但中國其他省市也有大量病例發佈。 在其他國家(包括亞洲和歐洲以及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也有零星但數量增加的病例發佈,這些病例主要是在來自中國旅行者之中。以英文更新的病例數可以在世界衛生組織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上找到。
2.傳播:目前對傳播風險的了解仍不完整,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被認為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發生,類似於流感的傳播。但是,鑑於目前有關傳播機制的不確定性,一些國家空氣傳播防護是例行性的建議,而另一些國家則在空氣傳播防護上採用某些高風險措施。
武漢市的流行病學調查確定了COVID-19與海鮮市場的最初關聯,因為大多數患者都曾去過該海鮮市場工作或去過該市場,該市場隨後被關閉以進行消毒。 海鮮市場還出售活兔,蛇和其他動物。
然而,隨著疫情的進展,大多數實驗室確認的病例都沒有與該市場接觸,並且在醫護人員和其他COVID-19患者的接觸者中發現了病例。 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在中國已得到證實,同時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已得到了人傳人的證實。COVID-19 無症狀的個體或潛伏期個體能否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的問題仍然存在爭議。在血液和糞便標本中已檢測到COVID-19病毒RNA; 然而,尚不清楚這些標本是否含有傳染性病毒
在美國,對210名有COVID-19危險因素的有症狀患者進行了COVID-19的檢測。 30例檢測出另一種呼吸道病毒病原體呈陽性,11例檢測出COVID-19。 COVID-19的患者中有9位曾到中國武漢旅行,另外兩名與美國實驗室確診的COVID-19的患者有緊密的接觸。
(三)病毒學
全基因組序定和演化分析指出,導致COVID-19的冠狀病毒是β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病毒(以及數種蝙蝠冠狀病毒)屬於同一亞屬但進化支不同。 COVID-19的受體結合基因區域的表觀結構與SARS冠狀病毒的表觀結構非常相似,故推測COVID-19將被證明與SARS使用相同的受體進入細胞。 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的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已提議將該病毒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
另一種β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病毒,與COVID-19顯得較不相關。 COVID-19的RNA序列與兩種蝙蝠冠狀病毒有極高的相似性,這結果顯示蝙蝠可能是COVID-19的主要來源。然而, COVID-19病毒是直接從蝙蝠傳播,還是通過某種其他機制(例如通過中間宿主)傳播,還是未知的。
(四)臨床表現
1.潛伏期(Incubation): COVID-19的潛伏期被認為是在暴露後14天內大多數病例約在暴露後5天發病
在一個家庭感染群中,發燒和呼吸道症狀的發作時間大約是在推定暴露後三到六天內。 同樣,在對10例確診為COVID-19肺炎的患者的分析中,估計的平均潛伏期為5天。
2.臨床表現:
(1)肺炎似乎是最常見的感染表現主要表現為發燒咳嗽呼吸困難胸部影像學上雙側浸潤。儘管許多報告的感染並不嚴重,但大約20%確診患者患有嚴重疾病(包括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或其他需要重症監護的器官衰竭)。總體死亡率不確定,但似乎約為3%大多數致命病例發生在具有潛在醫學合併症(underlying medical comorbidity)的患者中
(2)輕度呼吸系統疾病也有被描述,特別是在年輕人或兒童中,但其呼吸系統的比率和無症狀感染的比率尚不清楚。在某些患者中,有胃腸道症狀(例如噁心和腹瀉)的報告,但這並不常見
(3)實驗室異常包括淋巴細胞減少(lymphopenia)和轉氨酶(AST/ALT)水平升高入院時,大多數患者的血清前降鈣素(PCT診斷敗血症的利器)[1]水平正常
(4)在武漢一項描述138例COVID-19肺炎患者的研究中,中位年齡為56歲(四分位間距為42至68歲)。幾乎所有人(99%)都報告有發燒59%的人有乾咳35%的人有肌痛。在患病進入中位數的五天左右後,呼吸困難發生率為31%淋巴細胞減少症很常見,所有患者在胸部電腦斷層攝影術中都有肺實質(parenchyma)的異常包括雙側斑片狀陰影(bilateral patchy shadows)或毛玻璃狀病灶(ground-glass opacities)。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比例為20%,採用呼吸器通氣(mechanical ventilation)的比例為12.3%; 6例患者死亡;那些死者相較於倖存者有較高D-dimer水平,而且淋巴細胞減少症則更為嚴重。相似的臨床表現也在武漢的其他較小群調查已證實COVID-19的患者報告中有類似的臨床表現。
(五)評估與診斷
1.初始管理的方法應集中於及早發現可疑病例,立即隔離和採取感染控制措施。目前,COVID-19的可能性病患應主要考慮發熱和/或下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同時有下列之一者
(1)居住在中國
(2)最近(在過去14天之內)去過中國
(3)最近(在過去14天之內)有密切接觸已確認或疑似的COVID-19病例。 
2020年2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表示,即使無法確定已知的病因,也無法確定其他病因時,也可以考慮對重病患者進行COVID-19評估
2.如果懷疑是COVID-19,應採取感染控制措施,並通知公共衛生官員。感染控制預防措施在本文後續討論。
3.專家組之間的具體病例定義和診斷評估的臨床標準略有不同。世界衛生組織的病例定義可在其在線技術指南中找到; CDC評估患者是否為COVID-19的臨床標準也可以在網上找到,並彙總在表中(下表)。
對於符合標準的患者,除了對其他呼吸道病原體進行測試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建議從上呼吸道(鼻咽和口咽拭子)可能的話,從下呼吸道(痰,氣管抽吸物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採集標本來檢測COVID-19病毒上述誘導痰分析結果不能確診。 也可以收集其他標本(例如糞便,尿液)。
COVID-19病毒可由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到; 在美國,測試是由CDC或CDC合格的實驗室進行的。
出於安全原因,不應將來自具有可疑或已記錄COVID-19的患者的標本進行病毒培養。
(六)處置(Management)
1.醫院照護對疑似或確診的COVID-19患者的處置包括確保適當感染控制(infection control)(請參閱下面的“懷疑或確診病例的感染控制”)和支持性治療(supportive care)。 臨床指南可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網站上找到。
敗血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支持性治療會在其他文章中探討。(Se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uspected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in adults" an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upportive care and oxygenation in adults". via Uptodate)
世衛組織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糖皮質激素不要用在患有COVID-19肺炎的患者身上除非有其他適應症(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惡化;exacerbation of COPD)。糖皮質激素與流感患者死亡風險增加和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MERS-CoV)感染患者病毒清除延遲有關。 儘管它們被廣泛用於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的治療中,但尚無良好的獲益證據,並且有令人信服的短期和長期有害危害證據。 (See "Treatment of seasonal influenza in adults", section on 'Adjunctive therapies' and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section on 'Treatment'.)
一些研究中的藥物正在探索用於COVID-19抗病毒治療上。 例如,remdesivir是一種新型核苷酸類似物(novel nucleotide analogue),它可以在體外和動物實驗中具有抗COVID-19病毒和相關冠狀病毒(包括SARS和MERS-CoV)的活性;在中國,remdesivir的製造商正在進行一項隨機臨床試驗(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以評估remdesivir在治療COVID-19的療效和安全性。 在美國首批COVID-19患者之一的病例報告中,描述remdesivir經過研究性新藥的申請而對該病人進行恩慈療法(compassionate use)[2]。 remdesivir對COVID-19的任何臨床影響仍然未知。 可以在WHO網站上找到國際臨床試驗的註冊表。
2.居家照護居家處置對於COVID-19輕度感染的患者可能是合適的,因為這些患者可以在門診病人群中得到充分隔離。 對此類患者的管理應著重於防止傳染給他人,並監測需住院治療的臨床惡化情況。
可以在WHO和CDC網站上找到有關COVID-19患者居家處置的臨時建議。
(七)預防(Prevention)
1.對可疑或確診病例的感染控制
(1)在照護COVID-19疑似或確診個案限制傳播是必要的要件。在一份138例COVID-19患者的報告中,估計有43%的患者是在醫院環境中感染的。
(2)在社區疑似感染的人,應該戴上醫用口罩,以隔離呼吸道分泌物,並尋求醫療救助。 (請參見上面的“評估和診斷”。)
(3)在衛生保健方面,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對於COVID-19疑似或確診感染的感染控制建議略有不同
WHO在接觸和飛沫預防措施方面建議採用標準眼睛或面部防護措施。當在會產生氣霧的醫療處置(例如氣管插管,無侵入性通氣,氣管切開,心肺復蘇,插管前的人工通氣和支氣管鏡檢查)過程中,應增加空氣傳播預防措施。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建議採取標準接觸的和空氣傳播的預防措施,並做好眼部防護。如果沒有足夠的空氣傳播感染隔離室(即,單人負壓室),該病人應戴上口罩並安置在房門關閉的私人房間內,並且進入該房間的任何人員都應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設備。安排住院,同時懷疑或確診COVID-19的患者,應在可以提供空氣傳播感染隔離室的設施中進行護理
對患有COVID-19的病患中止感染控制的預防措施,這個決定應由感染預防和控制的專家及公共衛生官員共同會診下,逐案(case-by-case)決定。做出中止感染控制的預防措施之決定因素包括臨床症狀和體徵(symptom and sign)的解決以及在間隔≥24小時收集的兩個連續呼吸道標本上對COVID-19病毒進行RT-PCR檢測的陰性結果
為了減少COVID-19病毒的傳播,應執行環境感染控制處置。在美國的醫療機構中,CDC規定例行的清潔和消毒程序正好適用於COVID-19病毒。應使用經環境保護局批准用於新興病毒病原體(emerging pathogens)的產品。 有關COVID-19在環境措施的具體指南(包括在家庭環境中)可以在CDC和WHO的網站找到。更進一步的資訊,可以在單獨的主題回顧文章中找到。 (See "Coronaviruses", section 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對於可能接觸COVID-19的醫護人員,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了工作限制和監控指南該方法取決於暴露的持續時間(duration of exposure)患者的症狀(patient's symptom),患者是否戴著口罩(facemask),醫護人員使用的個人防護設備的類型以及是否執行了氣霧生成處置(aerosol-generating procedure)。
2.預防接觸-世衛組織(WHO)建議採取一般措施以減少感染的傳播,包括勤洗手(diligent hand washing),呼吸衛生(respiratory hygiene),並避免與活體或死亡的動物以及患病的人密切接觸
對於沒有呼吸系統症狀的人,即使該地區流行COVID-19,也不需要在社區內戴醫用口罩;戴口罩不會降低其他預防感染的一般措施的重要性,並且可能導致不必要的成本和供應問題。
然而,在家中照顧疑似或確診COVID-19的患者的個人當與該患者在同一房間內時,應佩戴緊密合宜(tightly fitting)的醫用口罩
3.全球公共衛生措施(Global public health measures):2020年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COVID-19疫情暴發成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世衛組織不建議國際旅行限制,但確實承認在某些地區,行動限制可能是暫時有用的。世衛組織建議由正在傳播COVID-19病毒的疫區而來的國際旅行者,進行出口篩檢(exit screening),以識別發燒,咳嗽或潛在的高風險的個體。

在中國,衛生官員宣布臨時限制武漢市內及周邊地區的公共交通,並停止從武漢及其他周邊地區的空中和鐵路交通。在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目前建議個人避免所有不必要至中國的旅行;從湖北省返回的美國公民將接受為期14天的隔離(quarantine)[3],而只要沒有已知的高風險暴露,從中國其他地方返回的美國公民將在抵達時接受疾病體徵篩檢(並進行自我監測)。前14天待過中國的外國人暫時被禁止入境。可在CDC網站上找到有關可能接觸COVID-19的人的風險評估和管理的其他指南。
(八)特殊人群
●孕婦:關於懷孕期間感染COVID-19的信息是相當少的。 在兩個報告中,包括總共18名懷疑或確診為COVID-19肺炎的孕婦,沒有實驗室證據證明該病毒會傳播給新生兒。 但是,已有兩例新生兒感染COVID-19病例已確診。 一個病例,診斷時是出生後17天,並且該嬰兒與母親和月子保姆(maternity matron)有親密的接觸;而產婦與月子保姆(月嫂)均為COVID-19的患者。另一例在出生後36小時被診斷出; 傳播的來源和時間尚不清楚。
對於疑似COVID-19感染的孕婦,其預防、評估、診斷及治療的途徑應該與未感染COVID-19的婦女相似(如上所述);並考慮患有其他潛在的嚴重呼吸道感染[如流感,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SARS)-CoV或中東呼吸系統綜合症(MERS)-CoV]似乎更容易發生嚴重的後遺症。
(九)病人須知(Information for patients)
UpToDate提供兩種類型的患者教育資料,“基礎知識”和“超越基礎知識”。 
1.基礎患者教育篇:以5至6年級水平的通俗易懂的語言撰寫,它們回答了患者可能對給定條件提出的四個或五個關鍵問題。 這些文章最適合希望進行總體概述並且更喜歡簡短易讀的材料的患者。 
2.超越基礎患者教育篇患者教育的內容也更長,更複雜,更詳細。 這些文章以10至12年級的閱讀水平編寫,最適合希望獲得深入信息並熟悉一些醫學術語(medical jargon)的患者
(十)總結和建議
●2019年底,發現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它是在中國武漢市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原因。 2020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該疾病指定稱為COVID-19,COVID-19即意指為2019年的冠狀病毒病。以前,該病毒曾被稱為2019-nCoV。 
●自從首例COVID-19報告以來,感染已蔓延開來,引發包括在中國超過70,000多例病例,以及在全世界零星但不斷增加的病例;促使WHO於2020年1月下旬宣布發生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COVID-19的疑似病患,主要應考慮有發熱和/或下呼吸道症狀且居住在中國或最近(在過去14天之內)去過中國旅遊或最近(在過去14天之內)與確診或疑似COVID-19的病例密切接觸。
●懷疑COVID-19,應採取感染控制措施,並通知公共衛生官員。在美國的衛生照護機構中,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採取標準接觸的和空氣傳播的預防措施,並做好眼部防護
除了對其他呼吸道病原體進行測試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建議從上呼吸道從下呼吸道採集標本來檢測COVID-19病毒。 也可以收集其他標本(例如糞便,尿液)。
●COVID-19處置是支持性照護。在門診病人中的輕度疾病患者,可以進行居家管理,以適度的進行隔離。
●WHO已發布有關監視個案( Surveillance case)定義、實驗室診斷和臨床處置的臨時指南(interim guidance)。CDC也發布了臨時指南。

註1:前降鈣素(PCT)是診斷敗血症的利器


註2:恩慈療法(compassionate use)根據FDA的定義為根據人道的角度,使用試驗新藥;其人治療的疾病的嚴重性是必要的。「恩慈條款」是指患者無藥可醫或病危,醫師可向衛福部申請使用「經科學性研究,但全球未核准上市的試驗用藥或治療方式」,通常是用在單一患者,新規定可讓更多患者加入。
註3:isolation是指在院因感染症而隔離,quarantine是指居家檢疫,即因暴露於傳染病而需隔離及限制行動以利觀察是否生病。

身體發炎、失眠過勞是鎂不足!4類含鎂飲食大公開

 
  
 鎂的功效包括預防便祕、降血壓、對抗身體發炎、改善失眠等,也是對抗壓力的重要營養素。日常生活中,壓力無所不在。遇到壓力時,腎上腺素驟升,消耗血糖、加速心跳以抵抗壓力。過程中,鎂扮演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協助血糖轉換為能量。而除了保健食品外,鎂又可以從哪些食物中獲取呢?
自然療法專家、醫學博士Carolyn Dean說,壓力會消耗大量的鎂,若體內缺鎂,將使能量無法釋放,身體將釋出更多的腎上腺素,連帶產生緊張、急躁、易怒等情緒。 
簡而言之,「壓力會消耗大量的鎂,缺鎂讓人感到壓力更大。」從體內到生活中的壓力,腎上腺分泌的皮質醇使我們腹背受敵,不僅影響情緒、更是發炎、慢性病與肥胖的主因。  

缺鎂是現代人常見問題,土壤貧瘠使食物中養分大量流失

為什麼我們這麼缺鎂?這是因為,餐桌上的食物不再那麼「營養」了。衛福部做了一份調查,顯示國人的鎂攝取量只有日建議量的約六成。Carolyn Dean博士則說,現代工業化使土壤日漸貧瘠,同樣的水果、蔬菜、穀物食材中,今日的維生素、礦物質含量已少於上個世紀的三分之一。
最近情緒不穩?你需要有一點「偏食」

除了影響血糖代謝與能量產出,鎂也是體內血清素(Serotonin,神經傳遞物質,在腦中與睡眠週期、情緒與記憶相關,能保護腦神經細胞,免於老化損害。)的輔助成分。吃下足量的鎂,便能製造足量的血清素。以下介紹含鎂量極高的食物。
含鎂食物就吃這些
牛蒡

每100公克含537毫克的鎂。日本不老醫生南雲吉則更大力推薦「牛蒡茶」,因牛蒡中的皂素有減肥、美肌、提升免疫力、防癌、改善手腳冰冷的效果。同時也是很好的清血劑,幫助排除腎毒素。建議可將牛蒡磨碎後加入沙拉、或者泡水煮茶飲用。
小麥胚芽

每100公克含490毫克的鎂。被譽為「全營養補給的超級食材」的小麥胚芽,其豐富的營養成分能防病、抗老,更含有過氧化酶及一種含硒化合物,可以增強免疫力、抗老防癌、保護大腦、促進兒童發育等功能。 
紅藻 
每100公克含220毫克的鎂,更富含多種必須胺基酸,約占總重量的25%。更易為人體消化,紅藻同時也是含碘量充足的食物,一週食用數次,可補充甲狀腺不足。常見如海苔、紫菜等。 
含鎂食物大公開

  • 蔬菜如甘藍菜、菠菜、結球萵苣;澱粉類蔬菜如南瓜、紅皮馬鈴薯、皇帝豆、牛蒡;海藻類蔬食如紅藻、昆布、羊栖菜。
  • 全穀類如蕎麥、小米、黑麥、燕麥。
  • 堅果類如杏仁、腰果、胡桃。
  • 油品如初榨橄欖油、椰子油、芝麻油、亞麻仁油。

刷牙加牙線還爛牙口臭?博士:1習慣改善9成口臭

2019-05-15 照山裕子(牙醫學博士)
編按:口臭問題超惱人又難解?美國牙醫學會(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衛教資訊網站「MouthHealthy」指出,口臭(bad breath / halitosis)的可能原因包括:
  • 細菌:人的口腔中有數百種自然存在的細菌,會分解口中的食物殘渣、產生氣味而可能導致口臭。
  • 口腔過於乾燥:唾腺異常、唾液分泌不足,無法徹底清潔導致。
  • 牙周病:細菌叢產生黏稠的斑塊、造成蛀牙,進一步惡化所造成。
  • 食物:大蒜、洋蔥、咖啡等食物都可能影響口腔的氣味。
  • 吸菸:吸菸除了導致牙齒顏色改變,也會使味覺衰退、刺激牙周組織,導致口臭以及多種健康問題。
  • 其他疾病:除了口腔中的感染,口臭也可能與鼻竇疾病、胃酸逆流、糖尿病、肝病、腎臟病有關。

改善口臭有方法

《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中,公共衛生碩士、牙外科博士Alessandro Villa醫師建議,以下方式有助改善口臭: 
  • 每天至少刷牙兩次,刷牙時間選於用餐後,並使用含氟牙膏。
  • 避免吸菸或是含有菸草的產品。
  • 睡前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徹底漱口。
  • 如果有口腔乾燥問題,要注意達到每日喝水量,並建議如果口乾問題沒有改善應尋求醫師診治。
  • 定期前往牙科門診檢查牙齒。




參考資料:

【早安健康/照山裕子(牙醫學博士)】 讓你跟口臭說拜拜 

一旦養成排毒漱口的習慣,就可以跟口臭說拜拜了。喜歡刷牙的人可能以為自己沒有什麼口臭。一份針對外國人做的問卷調查顯示,約七成填寫問卷的人表示:「沒想到這麼多人有口臭。」 
口臭原因
約有九成的口臭,是因為口中的壞菌跟食物殘渣所造成。 
壞菌在分解食物殘渣時,釋放出的氣體是臭味的根源。我想各位應該碰過如廚餘般的臭味衝進鼻腔的經驗,那有可能是殘留在流理台的廚餘,或是殘留在口中的食物殘渣所造成的。 
只不過,若臭味是來自流理台,把廚餘丟掉就好,但如果臭味來自口中,則可藉由唾液的分泌抑制惡臭。因為唾液的自淨作用,具有沖走食物殘渣、擊退壞菌的功能。 
但僅限健康的口腔,唾液才有辦法預防口臭。一旦有蛀牙或牙周病,便無法單靠唾液預防口臭。 
蛀牙時牙齒的琺瑯質會被溶解,形成蛀洞。當牙垢跟食物殘渣卡進蛀洞,被壞菌分解時就會釋放出臭氣。卡進蛀洞的壞菌跟食物殘渣,無法藉由唾液清除。 
即便是補牙過的蛀洞,當填充材料發生劣化,壞菌跟食物殘渣跑進縫隙時,就會開始發出惡臭。 
當人得到牙周病,造成牙齦萎縮,牙齒跟牙齦之間就會產生牙周囊袋的縫隙。壞菌跟食物殘渣堆積在這個縫隙,因唾液無法清除乾淨,最後壞菌分解食物殘渣便釋放出臭味。 
治療蛀牙跟牙周病的前提是,必須修復容易產生牙垢跟殘留食物殘渣的地方,但治療後必須持續排毒漱口,沖掉食物殘渣,以維持不會形成牙垢的健康口腔。這樣口臭的根源才會消失。 
緊張、剛起床跟肚子餓等情況,唾液的分泌量會暫時減少。這是生理現象無法避免,但即便唾液分泌量少,只要壞菌沒有東西可以分解,就不會發出太嚴重的臭味。 
剩下的一成口臭,是因為大蒜跟韭菜等氣味強烈的食物、菸酒等外在因素,以及消化器官的疾患、口腔癌等疾病所造成。前者可以自行控制,但後者難以自行解決,必須諮詢專業醫師。 
總而言之,只要養成排毒漱口的習慣,便可預防九成以上的口臭。

口臭怎麼辦?

 排毒漱口+夜間牙線=完全去除壞菌跟食物殘渣 
想讓口腔達到非常乾淨的狀態,我建議搭配使用牙線。 
排毒漱口搭配牙線,可以清除口中大部分的壞菌跟食物殘渣。牙線是種細線,能清除牙齒之間的壞菌跟食物殘渣。牙線的使用方式是用線摩擦牙齒,因此也能清除牙垢。 
牙線又分為捲線型牙線跟牙線棒兩種類。捲線型牙線需剪取適當的長度,然後將線的兩端纏繞於手指上使用;牙線棒的牙線則已經固定在短棒上,單手便能清潔口腔。 
無論是捲線型牙線還是牙線棒,功效並無差異,第一次使用牙線的人,可能會覺得牙線棒比較好操作,但是捲線型牙線最經濟實惠。 
牙間刷跟牙線一樣,是可以清除牙齒跟牙齒之間的壞菌跟食物殘渣的工具,前端搭有細毛。 
因牙周病造成牙齦萎縮,齒間縫隙變大的人,比起牙線,牙間刷的效果更好。 
但如果牙間刷的使用方式或尺寸有誤時,也可能會傷害到牙齦,使用前請向牙醫師請教使用方法。 
那麼,牙線應該在什麼時間點使用呢?答案是睡前。 
習慣在晚上刷牙的人,請在這個時間點使用牙線清潔。雖然每餐飯後使用是最理想的,但一天一次效果也很足夠。 
口中壞菌活動最活躍的時間是在晚上。因為睡覺時,唾液分泌量減少,壞菌容易孳生。因為加班到半夜,或是聚餐喝酒回到家已經很晚為理由,直接上床睡覺,是口腔保健的大忌。 
口中如果有食物殘渣,壞菌從白天開始就很活躍的製造牙垢。早上起床時,初期階段的牙垢就已經形成了。 
為預防睡覺時牙垢的形成,晚餐飯後需排毒漱口,睡前應使用牙線清潔牙齒。 
利用牙線,將排毒漱口未能清除的壞菌跟食物殘渣清潔乾淨。也就是說,排毒漱口搭配牙線清潔,早上睡醒時,口中就不會出現牙垢。 
「我想說早上起床刷乾淨就好了。」 
「我聽說中午再刷也可以。」 
「我想說反正也只是去睡覺,不會跟誰碰面,牙齒簡單刷一下就可以了。」 
在我的病患當中,不少人有這種錯誤觀念。 
清潔口腔的正確時間點是在睡前。 
只有晚上,請務必做排毒漱口、牙線清潔以及刷牙,缺一不可。

比脂肪更危險!這東西才是心臟病的頭號敵

 

 食物會構成心臟危機,幾乎可以肯定,大多數人都會答「脂肪」。可是他們都答錯了,在膳食中最影響心臟健康的是糖
減少攝取糖分對高密度脂蛋白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糖分會影響影響三酸甘油酯和空腹胰島素。減少糖分有助減低炎症、血糖、胰島素、胰島素抗性和三酸甘油酯,而降低三酸甘油酯亦自動會改善其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例
到底糖化對膽固醇和心臟疾病有甚麼影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會造成問題,直至遭受破壞,而主要破壞就是自由基氧化而成。還有其他因素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受損嗎?有,就是糖化
倫德爾博士(Dwight Lundell, M.D.)是《心臟疾病的醫治》(The Cure for Heart Disease)一書作者,他說:「高血糖導致動脈血管內細胞發炎,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產生變化,糖依附在各種蛋白質,改變了它們的正常功能。」
糖在人體內產生糖化(glycation),是最直接、具破壞性的。當帶黏性的糖分依附著一些不屬它們的組織,它們會停留其上,搞亂組織的運作;另一方面,蛋白質是柔順滑溜的,原本在細胞內輕易游走、運作,但如果體內吸入過多的糖,糖就會不斷與蛋白質發生碰撞,最終黏著蛋白質分子;那些蛋白質就被糖化了。
糖化的蛋白質體積大而帶黏性,不能穿越細小的血管組織及微絲血管,包括腎臟、眼睛和腳的微細血管,提高糖尿病患者有腎病、眼疾、腳患,甚至腳趾、腿或腳部截肢的風險
有糖衣的蛋白質會變成有毒物質,降低細胞運作效能,損害身體的免疫組織。科學家稱這種黏性的蛋白質為「晚期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簡稱AGEs),部分原因是因為糖化了的蛋白質令身體衰老。
甜比脂肪更危險
1970年,鍵斯的研究獲發表,宣揚低或無膽固醇的飲食概念。英籍醫生尤德金(John Yudkin)向醫療界權威人士提出,不含膽固醇和低脂飲食概念站不住腳。
尤德金是英國倫敦大學的營養學教授,也是得高望重的科學家和營養學家。他常被批評將心臟病歸咎於糖,他在翻查數據時發現,脂肪導致心臟病的假設有錯誤,於是1972年將其主張撰寫成書:《甜與危險》(Sweet and Dangerous)。
1960年,尤德金在動物身上做了一連串實驗,餵飼有糖和澱粉質食物,所有動物的三酸甘油酯水平都上升了(高三酸甘油酯水平是引致心臟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糖亦提升了胰島素水平,且關係到二型糖尿病;因此,糖與心臟疾病是密切相關的。
尤德金指出,有心臟病和脂肪消耗數據的國家很多,遠超過鍵斯用來作研究的國家數目;再者,這些國家數據並不符合鍵斯「脂肪愈多,愈易患上心臟病」結論。相比脂肪,他指出糖的消耗和心臟疾病之間有更明顯且真實關係,「這裡有一定數量的小眾,相信冠心病很大機會不是由膳食脂肪而來。」
尤德金對食糖消耗量和冠心病進行幾個有趣研究,其中他發現一組患冠心病的人,糖分攝取量中位數是147克,比沒有患冠心病的人高出兩倍。他提出一個看法:糖比脂肪更影響人體的健康。
小知識

•糖是心臟病的頭號敵人,比脂肪更危險,但往往被忽略。
•糖的極容易令動脈血管壁產生炎症。
攝取高分量的糖會推高胰島素荷爾蒙亦會引起高血壓和增加膽固醇
糖和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會令三酸甘油酯水平上升,是引致心臟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糖在血液中黏著蛋白質,它會釋放有毒分子─晚期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過程中會損害低密度脂蛋白,引致炎症,最終引起心臟疾病

本文摘自《膽固醇.真面目》/鮑登博士、西納特醫生/天窗出版 

吃蛋=膽固醇過高?完整揭開膽固醇指數的真相

 
 

【早安健康/齋藤糧三(日本機能性醫學研究所所長)】動脈硬化並非膽固醇過高,而是高血糖引起的發炎
們對於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硬化的誤解,其實是源自於下述的歷史背景。一八四三年,人們在動脈硬化的血管中發現了膽固醇,動脈硬化,就是動脈變硬、變窄。在這種狀態下,血液的流動會變得不順暢,血管很容易在瞬間堵塞,進而引發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膽固醇在動脈硬化的血管中,含量只有1%
一九一三年,俄羅斯有一名叫阿尼奇科夫的研究者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把蛋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餵給兔子吃,結果造成了動脈硬化。然後到了一九六○年代的美國,又有報告指出血液中膽固醇值高的人,在其後十年內發生心肌梗塞等「冠狀動脈疾病(發生在供給血液給心臟的冠狀動脈的疾病)」的機率比較高。以上的間接證據,讓「 膽固醇會造成動脈硬化」的說法,一舉散播至全世界,但如今 這個說法已全盤遭到否定。
造成動脈硬化真正的原因是膽固醇嗎?
從動脈硬化的血管當中發現的膽固醇,最多只有百分之一而已。造成動脈硬化真正的原因,是糖類攝取過量所導致的飯後高血糖或亞麻油酸攝取過量所導致的炎症所致。而且膽固醇之所以會集中在血管,是為了修復發炎的血管細胞。換句話說,血管當中堆積膽固醇並不是動脈硬化的「原因」,而是「結果」。
因為身體一旦發炎,一種叫「巨噬細胞」的白血球等炎性細胞,就會集合起來對抗發炎。這些炎性細胞會釋放活性氧攻擊異物,但若膽固醇因為活性氧而氧化,動脈硬化的程度就會越來越嚴重。
蛋的膽固醇含量高,一天最多吃一顆?

肝臟會調節體內膽固醇量,且蛋的膽固醇含量非常少。

阿尼奇科夫的兔子實驗,是「吃蛋會提高膽固醇值」一說的起源,不過,餵食草食性動物的兔子吃膽固醇,這個實驗本身就不太合理。因為人類等肉食性動物能夠代謝膽固醇,可是植物性食品當中並不含膽固醇,因此兔子無法代謝膽固醇。
和兔子不同的是,健康的人類不管吃幾顆蛋,膽固醇值都不會上升。而且人類的動脈硬化發生在動脈的內側,阿尼奇科夫實驗中的動脈硬化卻發生在動脈的外側,其後也沒有進行任何後續實驗,因此輕易接受阿尼奇科夫實驗的結果是很危險的。
其次,在美國的報告中,血液當中膽固醇值高的人,之所以比較容易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則是因為在參加實驗的人之中,有人患有天生無法代謝膽固醇的「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大約是五百人之中會有一人罹患,若排除這類患者,一般膽固醇值高的人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並不高
膽固醇越低,越容易罹患癌症、腦血管和呼吸疾病
一般說到膽固醇時,一定會提到「壞膽固醇」與「好膽固醇」。膽固醇是一種 油性物質,對血液的親和性並不高,因此需要依附對水分的親和性高的蛋白質,才能由肝臟運送到全身,這種膽固醇就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般被稱作「壞膽固醇」。而壞膽固醇的體積較大,內部含有許多膽固醇。
至於身體組織沒用完的舊膽固醇,同樣也會依附著蛋白質回到肝臟。這些膽固醇就叫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般又稱「好膽固醇」。相較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體積較小,內部所含的膽固醇也較少。
膽固醇分好壞?
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少時,血液中的膽固醇值就會上升,因此一般才會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稱為壞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稱為好膽固醇,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因為兩者所含的膽固醇都是好的,所以其實都是好膽固醇。
提防壞膽固醇
必須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視為壞膽固醇加以提防的,是前述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由細胞的「接受器」去加以捕捉、攝取,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的接受器基因卻與常人不同,無法為細胞攝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於是血液中的膽固醇值有可能高達常人的兩倍,而且約有百分之六十死於心肌梗塞。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檢查
要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只要 抽血檢查膽固醇值即可。如果抽血檢查沒有異常的話,一般健康的人體是可以自行調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因此沒有必要把膽固醇視為壞膽固醇加以防範。
吃藥降膽固醇?
膽固醇可以預防疾病,並有效降低死亡率,因此千萬不能試圖透過吃藥刻意降低膽固醇。根據大櫛名譽教授的研究,未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正常人,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低,則死亡率越高。此外,若總膽固醇值越低,癌症、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率也越高

本文摘自《大口吃肉,一周瘦5公斤的生酮飲食:改變飲食習慣,讓身體選擇燃燒脂肪,用酮體當能量,自然越吃越瘦》/齋藤糧三(日本機能性醫學研究所所長)/采實文化